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動態>行業動態
與過去舊城改造中常見的大拆大建不同,新發展格局下各地不再“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”,而是將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,把城市更新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、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體系,對城市更新區域開發保護活動在空間和時間上系統謀劃、統籌安排,推進內涵式、集約型、綠色化的城市有機更新模式,突出強調從提升身邊的空間品質入手,精準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01 北 京
構建五大更新體系
推進更新行動實效
北京市在城市更新中嚴格貫徹落實總體規劃“控增量、促減量、優存量”的工作要求,堅持規劃引領、街區統籌,堅持政府引導、市場運作,堅持政策推動、項目帶動。在五大更新體系支撐下不斷改革探索,凝聚共識。
建立更新工作體系。按照“總體規劃—專項規劃—街區控規—行動計劃”的工作思路,以街區為基本單元,以存量建筑為主體,自上而下統籌開展更新工作。
探索更新方法體系。探索“清單式”“菜單式”工作模式,以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存量街區控規為樣板,通過體檢評估找問題,形成問題清單和資源清單;多元協商問需求,形成需求清單和愿景清單;整體策劃配政策,形成策略清單和政策清單;制定計劃推行動,形成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。
強化更新組織體系。依托基層社區治理,搭建多元協商平臺,推動責任規劃師制度實施,打通從規劃編制、審批、實施、管理全流程參與的路徑,廣泛參與微空間改造和基層精細化治理各個環節,努力讓政府、市場、社會、公眾形成合力。
構建更新動力體系。制定適用于北京城市更新的“1+N+X”系列政策,通過持續釋放政策紅利,賦予更多更新動力。
完善更新實施體系。建立長期動態跟蹤推進機制,滾動集成更新任務和項目,動態納入城市更新行動計劃,整體推動物質空間與城市治理“雙提升”。
02 上 海
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
為項目保駕護航
上海市堅持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在城市更新中的全面引領,加強法治保障,系統推進各類城市更新行動,通過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有效保障城市更新項目建設。
規劃編制方面: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層面,明確了全市各類型城市更新目標策略;單元規劃層面,明確城市更新公共要素底線及發展要求;控制性詳細規劃層面,明確更新建設的開發指標和公共要素具體建設運營管理要求,強調實施導向。
實施推進方面:通過近期規劃明確城市更新近期重點的空間戰略與行動任務。上海系統開展了各類城市更新行動,主要包括通過“行走上海”活動激發量大面廣的社區空間微更新,開展共享社區計劃、創新園區計劃、魅力風貌計劃、休閑網絡計劃等四大更新行動計劃;全面推動虹口北外灘、寶山吳淞、南大等重點地區整體轉型提升;以“15分鐘社區生活圈”建設為抓手,全面推動社區更新。
政策保障方面:制定了多項覆蓋產業、商業商辦、城中村、居住、風貌舊改等類型的城市更新配套政策。在總結多項城市更新行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,制定并實施了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》。
監督管理方面: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統籌城市更新相關規劃、建設、管理全過程,建立貫穿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;將更新項目的公共要素供給、產業績效、環保節能、物業持有、土地退出等全生命管理要求均納入土地出讓合同監管。
03 廣 州
夯實規劃體系
強化存量再利用
廣州市堅持國土空間規劃引領,將城市更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,形成以存量資源再利用為主線的空間發展模式。建立總體規劃定目標、定重點,專項規劃建路徑、建機制,詳細規劃控指標、定功能的城市更新規劃管控傳導機制。堅持專家領銜、集體審議、投票表決、全程公開的規劃委員會審議制度。
建立完善的城市更新單元管理制度。廣州出臺了城市更新單元詳細規劃編審報批及產業配置、設施配套、交通評估等工作指引,構建了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指標體系。
注重歷史文化和公共利益保護,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。一方面,編制《廣州市城市更新與歷史文化保護協調規劃》,夯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控底線及“底版”數據,提出城市更新與歷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的組合實施路徑。另一方面,編制《廣州市城市更新(城中村改造)公共服務設施綜合布點規劃》,明確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文化、體育、環衛等16項設施配套要求。
強化剛性管控。嚴格落實“三線”(永久基本農田、生態保護紅線、城鎮開發邊界)、綠線、歷史文化保護等要求,科學合理確定規劃指標,配置高質量產業空間,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,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。將城市更新單元詳細規劃作為城市更新項目規劃許可、改造實施的法定依據。
探索彈性管控。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標準,積極嘗試存量地區的容積率上限和容積率獎勵細則,提升城市空間品質,引導城市更新高質量健康發展。
04 深 圳
以“人民城市”理念
推動城市更新
深圳市以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工作,將符合條件的低效存量建設用地納入標圖建庫范圍進行改造,在規劃管理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實踐。
堅持規劃引領。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基本依據,編制市區更新專項規劃,評估識別更新潛力對象,實施分區分類管理,明確歷史文化風貌等空間管控要求,通過單元管理整合零散用地,傳導落實上一層次規劃目標。
堅持保護優先。采用“繡花”功夫進行微改造,將部分城中村、工業集中區劃定為保留提升區,嚴禁大拆大建,鼓勵開展綜合整治有機更新,對古樹名木、歷史建筑等實施最嚴格的保護,傳承歷史文脈,保留城市記憶。
堅持公益優先。踐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的重要理念,要求更新項目無償移交一定比例的公共用地、配建政策性用房和各類公共設施,規劃中小學校180多所、社康中心300余處,公共住房約1300萬平方米等,提升片區城市品質和公共服務水平,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。
堅持制度保障?;诖媪坑玫亻_發的特點,堅持制度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,在各個環節出臺相應的政策規定和標準,形成以《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》為統領的政策體系,為規劃的有效實施提供制度保障。
05 沈 陽
“人民設計師”
問需于人民
沈陽市深入踐行“人民城市”理念,積極探索城市更新路徑,不斷完善規劃管理舉措,扎實推動項目落地實施。
堅持規劃引領,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管控。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引領,提出城市更新分區和策略,推動城市更新示范區建設。落實總體規劃空間布局,形成了總體城市設計成果,指導城市更新重點片區精細化管控。持續完善一張藍圖數據體系,制定了城市更新重點區域和城市更新單元兩個圖層,并統一納入國土空間“一張圖”平臺。
聚力精細化管理,推動城市更新行動落實落地。落實國土空間規劃要求,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,實行城市精細化管理,按照“潔化、序化、綠化、亮化、美化、文化”總體要求,推動實施城鄉接合部改造、老舊小區及背街小巷整治、街道有機更新、重要出入口景觀提升、城市書房、口袋公園建設等一系列工程。沈陽市區編制城市更新行動計劃,形成了“十四五”城市更新項目清單。
突出名城保護,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。貫徹“以文化城”理念,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,實施東貿庫貨廠、耐火材料廠、紅梅味精廠、1905文創園等一系列工業遺存保護利用項目,打造了盛京皇城、奉天巷等一系列歷史文化片區。
加大保障力度,提升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品質。推行“人民設計師”制度,廣泛參與街道更新、老舊小區改造、口袋公園建設等城市更新項目,問計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效于民,確保規劃可落地、可操作、可實施。
06 西 安
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設計
管控并重
西安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堅持規劃先行,加強規劃統籌;堅持依規審批,嚴格落實規劃管控要求;堅持城市和人民公共利益優先。
堅持先規劃后建設。在規劃管控方面,將城市更新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內容,結合西安市城市更新計劃,統籌編制城市更新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履行法定報批程序,做到無規劃不建設,在項目手續審批中嚴格落實各類規劃管控要求。
堅持公共利益優先。堅持城市和人民公共利益優先原則,嚴格按照“四最標準”開展項目安置工作,以“最好的地段、最好的規劃、最好的質量、最好的配套”保障居民利益,公服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的,一律不予審批。
堅持突出地方特色。在城市更新中,突出西安歷史文化保護特色,落實城市設計管控思路。在城市更新項目立項前,要做好區域文物勘探工作,在規劃中保尺度、保肌理、保風貌,延續城市歷史文化本底。同時,將城市設計貫穿規劃管理全過程,堅持城市設計先行,將城市設計管控內容落實到城市更新詳細規劃,并將其作為規劃條件的重要內容納入土地出讓合同。
07 南 京
“兩統一”
充分用好自然資源政策“工具箱”
南京市著力發揮自然資源部門“兩統一”改革優勢,充分運用政策“工具箱”,走規劃統籌、集約發展、精細治理、內涵提升的新路子,分類推進城市有機更新。
居住類更新方面:轉變更新方式,以改善基本居住條件為根本,由傳統征收拆遷方式轉向“留、改、拆”方式,采用微改造“繡花”功夫,實現歷史文化保護、城市功能完善、居住品質提升的有機更新;鼓勵實施主體多元化,強調政府引導,多元參與,調動個人、企事業單位等各方積極性;以等價交換、超值付費為原則,采用等價置換、原地改善、異地改善、貨幣改善等多方式安置補償;采取公開化工作流程,設立兩輪征詢相關權利人意見環節,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,體現共建共治;從規劃、土地、資金支持、不動產登記四個方面提出政策保障措施,不斷加大放管服力度,降低城市更新成本,切實提高項目的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。
非居住類更新方面:拓寬開發主體范圍,增加了原土地使用權人聯營、入股、轉讓方式開發,允許通過設立全資子公司、聯合體、項目公司作為新主體再開發;劃分四種再開發模式,結合市情確定老城嬗變、產業轉型、城市創新、連片開發四種模式,分別對應老城中文保和公共配套完善、新業態發展、集中連片開發等再開發需求;放寬土地供應方式,特定條件下允許協議出讓、帶方案招拍掛、組合出讓等多種供地方式;加大配套激勵措施力度,設置了有關收益分配、整體開發、提高容積率、多用途復合利用、建租賃住房等方面的激勵措施。
08 長 沙
“一張圖”
引領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
長沙市在城市更新中堅持規劃引領、評估先行,以綜合效益為導向,以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為抓手,實行差異化更新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明確機制設置。出臺《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構建“總體—片區—項目”的更新規劃管理制度,全面銜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,實現規劃意圖層層傳導,保障年度重大項目實施。
體檢評估識別問題。依托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,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評估,以城市空間結構為評估對象,找出現狀與規劃的問題,明確更新管控策略。更新單元層面依托控規實施評估,科學診斷片區發展癥結,指導更新規劃編制。
資源要素保障。加強土地要素保障與城市更新工作管理聯動,不斷完善城市更新圖層,有效解決批而未供、閑置用地等歷史遺留問題。
可持續更新。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,轉變單一經濟效益導向,探索產業、民生和文化效益“最大公約數”的可持續城市更新途徑。
因地制宜。在差異化更新的理念下,將建成區劃分為更新核心區域和外圍區域兩個部分,核心區域以歷史文化保護和綜合整治為主,逐步向外疏解人口及非核心城市功能,外圍區域承接核心區疏解功能,加快片區功能布局完善,提升城市品質。
09 成 都
公園城市理念
全流程傳導
成都市圍繞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總目標,以規劃為戰略統領,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全流程傳導。
科學規劃,強化引領約束。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編制城市更新專章,確立“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宜居度”的總體目標,提出更新總體指引。編制中心城區有機更新專項規劃,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,識別更新對象,劃定173個更新單元,以產業空間、文化空間、交通空間、生態空間四類空間更新為重點,帶動城市整體更新。編制首批更新單元實施規劃,提出產業發展、公共服務配套、交通體系、生態織補、文化傳承、空間布局等方面的內容,按程序納入詳細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,以更新單元平衡利益、統籌實施。
精準施策,提振發展動能。充分發揮土地、規劃、產權政策在城市更新中的關鍵撬動作用,持續創新政策供給。出臺調遷企業優先用地、“雙評估”補差、“地隨房走”整體改造用地、保留建筑不動產登記、存量非住宅閑置房屋發展新產業規劃許可“豁免”等14項支持性措施,引導低效空間資源更新利用、提質增效;加強城市更新用地開發強度統籌管理,提出容積率分類管控、平衡轉移、容積率獎勵等措施,引導舊城功能提升、塑造高品質空間形態。
回歸人本,提升城市治理效能。出臺城市剩余空間更新規劃導則,指導橋下、屋頂等城市剩余空間更新利用,打造“金角銀邊”。創新河道一體化規劃建設,統籌河道及濱水街區、慢行交通等多維要素,實現“城水共生”。聚焦社區公共空間,全面開展社區微更新,重構豐富多彩的社區場景、活力共享的社區生活圈,探索城市更新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“成都方案”。
10 重 慶
“場景營城”
推進城市更新
重慶市以國土空間規劃為總抓手,以城市更新為主要方法和目標,構建了“總體行動計劃+專項行動方案+實施項目庫+標準導則體系+實施保障措施”的開放型城市提升工作體系,按照謀劃找定位、策劃定功能、規劃落空間、計劃促實施的規劃理念引領城市更新。
該市將“場景營城”作為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路徑、新方法貫穿到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。聚焦“山水之城美麗之地”總場景、總定位,構建中心城區“一核、兩江、三谷、四山、五城、六名片”的城市空間格局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融合場景規劃,部署“市—區縣—鄉鎮”“總規—詳規—專項規劃”三級三類全覆蓋的場景營造項目實施機制。
同時,該市抓住國土空間規劃編制、項目審批、土地出讓三個關鍵環節,持續創新城市更新配套政策:對于增加公共服務功能的城市更新項目,有條件地給予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積獎勵;通過告知承諾許可、核發規劃意見等形式支持企業盤活存量轉型升級。此外,全面推進社區規劃師制度,助力推進城市更新實施。
文章來源:上海規劃資源